联和小学:
新会乡村学校成立首支古筝民乐队
走进三江镇联合小学,全新的塑胶跑道旁矗立着一座写着“和美”四字的雕塑。 校园环境优美。 走在学校路上,时不时就能听到悦耳的古筝声,令人心旷神怡。
据悉,联合小学积极开展“和谐美”教育。 和美古筝乐团成立于2020年7月中旬,是联合小学少年宫艺术团队,也是新会乡村学校首支古筝民乐团队。 它代表了联合小学“和谐美”教育的突出成果。 乐团传承联合小学“和为美、以美为德、以德为教”的教育理念,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音乐经典。
赵瑞玉是联合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 她主修音乐,擅长古筝演奏。 参加工作后,她萌生了组建古筝乐团的想法。 在学校的支持下,她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据悉,和美古筝乐团主要由联合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组成。 是一支纯正的古筝民间乐团。 成员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训练,形成了独特的古筝乐团文化。 赵瑞宇说:“在训练中,我们会加入其他民族乐器或者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奥尔夫乐器’伴奏,让音乐更加丰富、更有层次。”
“古筝乐团每周都会有训练,家长们都很支持,按时送孩子去学校训练。学校尽最大努力保证孩子们学有所成。” 赵瑞宇说,目前和美古筝乐团的成员已从最初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
“队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从零开始,我教他们古筝的演奏技巧,并加强节奏、音准、团队合作等薄弱环节的训练。”赵瑞宇说。
联合小学四(4)班的荣可音是古筝乐团中比较优秀的成员。 表演时,她手指娴熟,举止端庄,笑容灿烂。 与荣可寅交谈后,我了解到妈妈的支持是她坚强的后盾。 她说:“妈妈每天晚上都会陪我练古筝,还会录视频发给老师,让老师帮忙指出我弹得不好的地方。每次我演奏的时候,妈妈都会在那里支持我并为我加油。”
赵瑞宇评价道:“可音是一个非常刻苦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我记得她刚开始训练的时候,她的笑容很僵硬,有时甚至没有任何表情。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她一边弹古筝,一边咬筷子,练习如何正确地微笑。回家后,她就很听话地练习,表情管理得好多了。”
合奏《海里的笑声》、独奏《旱雷》、二重奏《森林狂想曲》、《北京金山上》……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近两年的训练,和美古筝乐团的成员在古筝演奏方面进步很快,不少学生已经能独立演奏。 2021年5月,和美郑乐团参加2021年新会区第十八届中小学生文艺汇演,荣获乐器类二等奖; 2021年参加江门市“传承民族音乐,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民间音乐合奏比赛,荣获江门市二等奖。
据赵瑞宇介绍,和美古乐团将参加2022年江门市“侨乡旋律粤乐演奏”民间音乐合奏比赛。
八宝小学:
篮球时光很有趣
劳动技能班很受欢迎
走进三江镇八宝小学,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学生们活泼好动,彬彬有礼。 课余时间,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拿着篮球到空地上打球、玩耍。
据八宝小学校长李文光介绍,篮球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专门安排了篮球练习,并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个篮球。 每天早上和中午,广播响起后,同学们就带着篮球来到操场,按照年级排队,进入快乐的“篮球时间”。
运球、弹球、抱球……欢快、充满活力的音乐响起,同学们跟着节奏与篮球互动。 整齐划一的动作赏心悦目,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也能轻松完成。
李文光说:“篮球练习是我们学校体育老师为了满足小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而精心编排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项运动,说它比传统的广播体操有趣多了。”
除了编排篮球练习外,八宝小学的男女篮球队也都非常出色。 “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在三江镇中小学篮球比赛中经常名列前茅,成绩喜人。”李文光自豪地说。
荣立新目前就读八宝小学五年级。 他喜欢打篮球,曾是学校篮球队的成员。 “一开始,妈妈告诉我打篮球可以让我长高,所以我就产生了兴趣。后来我越来越喜欢它。现在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 荣立新说道。 容立新现在身高1.5米,在同龄人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最近正在练习‘后跳’技能,希望能够尽快掌握。” 荣立新说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八宝小学利用校园大量空地,对危房进行改造,平整土壤,开发了约1000平方米(1.5亩)的劳动教育基地,供教师和教师使用。为学生开展劳动技能课程,这是学校的特色教育项目之一。
葫芦、茄子、玉米……劳教基地里,农作物品种丰富,长势良好。 “我们每周都有劳动技能课,老师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带学生到基地分组、田间观察农作物、杂草。” 该校四年级班主任谭小群告诉记者,在劳动课上,老师带着学生走近科学,了解身边的植物,并在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种植植物,所以让他们认识到食物和水果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食物。
“我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劳动技能课,可以和基地里的朋友们一起种菜、浇水,真是太有趣了。” 该校五年级学生田浩辰兴奋地说。 四年级学生彭雅婷说:“基地虽然有很多蚊子、蚂蚁,但我不怕,就算被咬几口也没关系,我会继续种菜、种菜。”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劳动知识,因为这些都是在家里很难得到的东西。”
申路小学:
开展韵律教育
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
在三江镇神路小学,课间休息和体育课时,一阵阵欢快欢快的音乐响起,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青春活力十足。
申路小学是三江镇一所以韵律教育为特色的学校。 2019年伊始,学校掀起了健康舞热潮。 据神路小学校长翁银瑞介绍,学校表演的健康舞是根据网络舞蹈改编的。 时长约10分钟,简单易学,轻松活泼。 “与广播体操相比,健康舞更有活力,能够激发更多积极的情绪。因此,在我们学校,健康舞取代了广播体操,成为全校学生统一学习的基础舞蹈。” 翁寅瑞说道。
“我们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学生中推广健康舞蹈,就是让一部分学生先学,然后再让他们教其他学生,最终达到全体学生学的目的。” 翁寅瑞说道。
该校五(一)班的周莹莹有着良好的舞蹈基础,是学校健康舞的领舞演员之一。 “每次我们学一个新舞蹈,老师都会先叫几个领舞员教标准动作,然后领舞员再教其他学生。当我们遇到不太协调的学生时,我们会好好利用。”休息时间并耐心教导他们。” 周莹莹说道。 她的学习能力很强,1-3天内基本可以掌握一门新舞蹈。 她每天坚持跳健康舞,这让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正在逐渐好转。 每次跳舞之后,各种压力都会消失。
“学生跳同样的舞蹈时间长了,难免会感到疲劳。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改编了五六种舞蹈。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创新,改编或编排更多健康的舞蹈,激发学生学习健康舞蹈的兴趣。” ” 翁寅瑞说道。
此外,牧笛也是神路小学特殊教育的一大亮点。 经过多年的牧笛教学,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童年笛韵》。 翁银瑞说:“牧笛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乐器,适合农村学生练习。学校每年举办的儿童节文艺汇演中,都会有学生演奏牧笛,展现出良好的艺术风格。”
白色陶瓷小牧笛既有竹笛的洪亮声,也有笛子的呜咽声。 悦耳动听,给人一种苍凉纯真的感觉。 它已成为神路小学学生课余时放不下的乐器。 “一年级的学生对这种乐器尤其感兴趣,即使不会操作,也喜欢随意演奏。下课时,总能听到一连串混乱的笛声。” 深路小学校长赵尚新开玩笑说。
神路小学五(一)班活泼好学的黄小青,大方地向记者演示了如何吹奏牧笛,然后演奏了校歌。 “音乐课上,老师会教我们基本的乐理、指法、演奏技巧,等我们能吹奏出牧笛的基本音色后,他就会开始教我们演奏乐谱。”黄晓庆说。
翁银瑞告诉记者,目前,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 音乐课由具有牧笛演奏基本功的学科教师授课,教学不够细致和深入。 “希望学校今后能够引进音乐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的音乐素养更上一层楼。”
九子沙小学:
足球成为学校的名片
学生从运动中获得快乐
运球、传球、弹跳、运球、投篮……在三江镇九子沙小学,一群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 如今,九子沙小学已形成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足球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每天早上7点30分,足球队队员步入校园,开始50分钟的专项训练。 “我们学校的足球队队员是从三至六年级选拔出来的。三、四年级的学生主要练习带球、传球等基本功,训练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感,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并相应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此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足球理论知识。” 九子沙小学体育老师李建豪介绍。 同时,五、六年级学生将逐步开展对抗训练,重点掌握一些复杂的技术、战术和所需的综合素质,确保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对抗中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技战术配合。
足球场上,准备射门的球员们都充满了决心,每一次射门都充满了技巧和力量。 四(一)班的吴振宇和五(一)班的林伟成都是校足球队的队员。 他们的皮肤呈古铜色,散发着健康的运动气息。
“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每天特训结束后我都会主动绕球场跑几圈,锻炼自己的速度和耐力,帮助自己在足球比赛中发挥得更好。”林伟成说。 吴镇宇说:“加入足球队后,我感觉自己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以前跑800米在班里排在20名左右,但现在基本能进前3了,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显着改善。”
“这几年,我们积极与其他学校举办友谊赛,检验我们的球员,在比赛中发现问题,在训练中重点改进和提高。目前,由于疫情影响,与其他学校的友谊赛其他学校无法如期举行,我们大部分球员都缺乏实践经验,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李健豪说。 同时他告诉记者,随着队员们技术的逐步提高,有些同学会变得懒惰、骄傲,这就需要老师及时介入,带领他们开阔视野,让他们接触到更强大的球队,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与强队的差距。
除了学校的两名体育老师外,九子沙小学还自费聘请了具有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证书的外籍足球教练郭维密担任技术教练。 他每周三下午 3 点到 5 点在学校给学生上课。 “职业足球教练可以为球员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并能快速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李建豪肯定的说道。
经过多年的发展,九子沙小学的足球主题教育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内化为师生自觉行动的信念,升华为师生团结奋进的品格。 除了足球队队员之外,学校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在体育课上体验足球的快乐。 李建豪说:“我们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体育课,让所有学生了解足球、热爱足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weixiu.cn/html/tiyuwenda/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