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张毓辉: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16万亿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 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十四五”期间健康产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 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如何赋能传统健康产业? 另一方面,COVID-19疫情让全世界认识到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刻不容缓。 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的同时,国内健康产业该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这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产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对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辉进行了专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辉(右一)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活动。 记者 张怀水 摄

    大健康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

    NBD:目前我国健康产业规模有多大? “十四五”期间,健康产业发展将面临哪些机遇?

    中国亚健康产业_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_亚健康产业商业模式

    张宇辉:根据我们的核算研究,2019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70.148亿元,比2018年增长12.4%,占GDP的比重为7.08%。 总体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呈现出积极、蓬勃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 COVID-19疫情也显着提高了全社会的健康意识。 因此,“十四五”期间,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互联网医疗等新消费加速释放,健康产业发展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

    具体来说:人民群众对健身、养生、在线问诊、网上药店等保健、防护、消毒产品和健康服务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健康产业涉及面广、链条长、关联性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健康产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

    同时,创新驱动、扩大开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服务业发展、扩大内需等方面的政策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和完善。需求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突破,为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综合业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NBD:您曾经提到,当前健康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 那么最需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呢?

    张宇辉: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健康产业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_中国亚健康产业_亚健康产业商业模式

    一是仍需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不少地区健康产业发展初期,都存在公共服务功能、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或因环境问题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等“瓶颈制约”。市场盲目投资。 一些地方健康产业发展出现市场目标趋同、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等情况,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问题,不利于集团发展和形成合力。

    二是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较为单一,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 社会办医院一般以中低端医疗服务为主。 他们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商业健康险产品相对单一。 针对健康和亚健康人群的专业化、标准化的健康咨询和管理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高端需求外溢严重。 优质保健品供给也不足,先进产品以仿制、进口为主的局面没有改变。

    三是产业整合和集群集聚效应有待提高。

    健康产业普遍缺乏具有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品牌效应不强,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弱。 产业链短、不完整,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部分地区仍采用“粗放型”投资方式。 发展健康产业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引进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对项目质量和综合效益考虑不够。 引进项目缺乏产业活动联系; 不少“健康产业集群”大多呈现出松散、地域集中的特点,各自独立发展,缺乏产业链上下游的联系与协作。 产业集聚效应有待提高。

    亚健康产业商业模式_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_中国亚健康产业

    四是产业发展关键要素短缺。

    主要表现在人才短板突出,高端医疗卫生人才、综合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普遍短缺。 此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完善,医疗产学研企协同创新不够,新药、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尚不完善。自主知识产权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仍亟待提高。

    五是制度标准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制度设置标准、服务标准、人才标准、技术标准相对缺乏。 现行针对行业和机构的分行业监管模式,很容易导致监管缺位或不充分,难以与健康相适应。 产业发展需要; 金融、法律、金融、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业不发达。

    新技术可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

    NBD:您刚才提到健康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和互联网+如何赋能传统健康产业?

    张宇辉: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为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创新。传统医疗健康产业体系不断释放潜力。 动能。

    中国亚健康产业_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_亚健康产业商业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weixiu.cn/html/tiyuwenda/416.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